美国竟然秘密研制出了隐身版黑鹰直升机,竟然是由一场反恐行动被迫曝光的? 2011年5月,美国海军海豹六队成功突袭了本·拉登在巴基斯坦的藏身住所,在此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行动中,美军的隐身版黑鹰直升机成为关键。 隐身黑鹰的出现不是偶然,美国在多次军事行动中总结出,直升机的战场生存率越来越低,地面雷达很容易发现它,肩抗式防空导弹也能将它击落,而且对特种部队快速、隐蔽渗透能力来说,传统直升机实在太吵了。 但是研究一架全新的隐身直升机种又要花费很多钱,于是美军选择以UH-60“黑鹰”为基础进行深度改造,结合多项先进技术,使其具备出色的隐身性能和低噪音。简单来讲就是出一组套件,刷隐身涂料。
首先是对机身外形的大幅修改。参考1978年西科斯基公司提出的低雷达截面机身配置方案,工程师们对机身进行了重新设计,采用了类似F117的多面体构型,通过倾斜侧板等方式来降低雷达反射面积。机身表面覆盖了特殊的吸波材料,进一步增强隐身效果。 在旋翼上,工程师们也是下足了功夫。隐身黑鹰的主旋翼采用了特殊的后掠型桨叶,这种形状的桨叶能极大减少叶尖激波的产生,转起来声音很小。另外还安装了巨大的隐身桨毂,将主轴完全遮蔽,连尾旋翼也改了,同样做了隐身设计。
直升机发动机的改进和战斗机一样,主要是为了降低红外辐射。通过改变发动机进气口、尾喷管的方向和形状,让发动机进排气噪声变小。隐身黑鹰安还装了特殊的排气冷却罩,给发动机尾气一个缓冲,进而降低它的温度,减少红外特征。另外还有一个核心设计,热抑制技术,这是老美的一个创新。
为了满足特种作战的需求,隐身黑鹰还增加了短翼设计,可以挂载多种武器。 那么它的实战表现如何呢? 突袭本·拉登住所时,它沿着兴都库什山脉的山脊线低空飞行,巧妙避开了巴基斯坦的雷达监测。据说,因为声音很小,只有78分贝,它飞行时甚至没有惊动远处山脊上的牧羊人,只有狗子察觉到了。
当直升机抵达目标上空时,精准的悬停能力和稳定的操作性能使得队员能够迅速索降进入院落,然后展开行动。 可能因为太过紧张,或是改装有问题,隐身黑鹰坠毁了一架,就在住处附近。抓捕击毙行动结束后,海豹突击队使用C4炸药将地面残骸炸毁了。碎片事后被巴基斯坦拿到,后来美国政府向其讨要,巴巴羊直接用大卡车拉到了美国使馆,但是有20%的碎片被巴方私藏了。
后来这种改装版黑鹰不了了之,美国军方也不再使用这些套件,他们转而让几家直升机巨头竞标美军下一代通用直升机项目。西科斯基拿出了SB-1,就是结合当时改装黑鹰的经验,还使用了共轴刚性双桨,整个机身非常流畅,连门都进行了隐身设计。然而时运不济,后来美军又青睐倾转旋翼机了。 其实,隐身直升机这个思路之前没有多少国家尝试过,美国属于第一个实践的,在突袭中还是展现出了巨大优势的,所以后来各国设计直升机,也在隐身方面尝试过改进。重点其实是螺旋桨降噪技术,它属于世纪难题,用改变螺旋桨翼尖气动外形这个思路很不错,美国的这些尝试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后来其它国家的直升机设计。
现在美国人依旧痴迷倾转旋翼机,老款鱼鹰都摔了多少次了,美国军方依旧热情不减。下一代的直升机计划,美国选中V-280,这次不是坑爹的波音生产了,发动机也不会跟着转,可靠性应该要好很多。倾转旋翼机的优点是飞的快,升翼可以当水平飞行推进用,之前积攒的直升机隐身技术,不用想也会移植到V-280上。 目前倾转旋翼机,我国官方还未透露有研制计划,倒是民营企业搞出了一个6吨级别的,设计很惊艳,但是尺寸载重小了一点,不适合军用,还是得慢慢发展吧。
源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