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人说“用大脑细胞造计算机”,你可能会觉得这是科幻电影里的桥段。但最近,英国实验室里真的“长”出了全球首台硅电路与人类脑细胞的商用混合计算机——CL1,而且很快就能租到!这可不是什么概念产品,它的诞生,或许会彻底改变我们对“计算机”的认知。
80万神经元+硅芯片:会“活”的计算机
CL1的核心,是80万个在硅芯片上生长的人类神经元,搭配一套精密的生命维持系统。听起来是不是像把大脑“缩小”塞进了机器里?虽然它的运算能力暂时比不过现在最牛的超级计算机,但有个“王炸”优势——能耗低到离谱。
要知道,现在全球AI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堪比一些国家的总用电量,而一台CL1的能耗仅1000瓦(差不多是两台空调同时开的功率)。更厉害的是,这些神经元会像真正的大脑一样,能实时学习、自适应,完全不需要像传统AI那样“烧钱”训练。
从“打游戏”到商用:40亿年进化的“黑科技”
CL1的诞生,其实源于2022年轰动学界的“DishBrain”项目——当时科学家用培养皿里的神经元学会了玩经典游戏《Pong》(类似乒乓球游戏),证明了“生物计算机”的潜力。
这次推出CL1的,是澳大利亚生物科技公司CorticalLabs和英国bit.bio的合作成果。CorticalLabs在官网上自信放话:“神经元是自我编程的,拥有40亿年进化的灵活性,数字AI花大价钱模仿的能力,我们直接‘天生就有’。”
比机器学习更能打?它可能是脑科学的“显微镜”
科学家做过实验:当把CL1的神经元系统和同水平的机器学习算法“对战”时,这些“活细胞”的表现居然更胜一筹。用户可以直接向神经元发送代码,它们能几乎瞬间通过电信号“理解”并反馈——就像给大脑“发消息”,然后等它“回消息”。
但CL1的终极价值,可能在于当“脑科学实验工具”。比如,用癫痫患者的神经元培养CL1,科学家发现这些“生病”的细胞连玩游戏都学不会;但给它们用上抗癫痫药物后,细胞的学习能力又恢复了。这种“实时观察药物如何改变神经活动”的能力,是传统实验手段根本做不到的。
未来已来:你会租一台“活计算机”吗?
从“玩游戏的神经元”到商用CL1,人类离“理解大脑如何工作”又近了一步。或许不久的将来,我们能通过这种“生物计算机”,更快找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症、抑郁症的新药;甚至解锁“大脑如何产生创造力”的终极谜题。
你对这种“用脑细胞造的计算机”好奇吗?
如果未来能租到,你希望用它来做什么?
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脑洞~
源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